服务中心
主页 > 古镇全景 >
  • 0205.2018
  • 老朝门 浏览:2427

马桑溪古镇

    马桑溪古镇位于长江北岸的马桑溪河畔,今隶属重庆市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。马桑溪渡口兴建于清代,最初是沿江而兴的市镇,背山面水,风景秀美,因“义渡”而著称于世。据考证,渡口位置就在马桑溪长江大桥北桥头。清道光时马王乡士绅在此建有免费渡口,后因故停滞。光绪年间又恢复义渡,成为重庆上游码头繁荣的象征。

    大渡口的码头文化与整个重庆的码头文化既有相同之处,又因为与义渡、抗战联系在一起,从而融入了更多积极的文化内涵。在整个抗战期间,马桑溪渡口码头与大渡口钢铁厂命运休戚与共,也与卢作孚的民生公司船队结下了生死之交。汉阳钢铁厂迁至大渡口之后,渡口成为军事工业重地,客商来往因此中断。马桑溪就此完成了作为码头的命运升华。

    如今的马桑溪古镇占地约35亩,总建筑面积约1.8万平方米,经原面积、原高度、原基础、原风貌“四原原则”解危修复后,重现了历史上形成的三街九巷的街巷关系结构,并对历史上的义渡口牌坊、等船休息的待渡亭进行恢复性重建,最大限度还原历史街区原始风貌。

老朝门

    老朝门应是后人依据本地地名习惯叫响并传开来的,与重庆著名的“朝天门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面南濒江,背靠青山,遥望江南,俯瞰江流,左揽大桥高张琴弦,右领大江远来天余。站在这个位置,山光街景水色,错落有致。有堪舆专家学者于此地感叹,古人选址马桑溪古镇应了“玄武垂头、朱雀翔舞、青龙蜿蜒、白虎俯伏”的理想生态风水格局,顺应自然,趋利避害,生态共生、文化共承、景观共雅,是农耕文明时期理想的人居环境。